Categories: "星溪凉亭观景" or "佳景拾粹" or "动物园" or "四季图" or "旅游名胜" or "植物园" or "风情民俗"

雪场狂欢日(上)

by  

以为春天来了,谁知,昨天开始又连下了两天雪,四处盖上晶莹的白。雪勾人想起了滑雪场,我赶快翻检着把今年雪场狂欢日的照片找了出来。

我们这里的滑雪场,每年大都是在3月中旬关闭。喜欢滑雪的人对将要关闭的雪场总会依依不舍,于是,在雪场关闭前,纷纷聚集到雪场一起庆祝一番,也就成了我们这里滑雪场的传统节目。这种聚会,一是向今年的雪季道别,二是对下一个雪季的期待,其气氛有点儿像狂欢节。

庆祝活动一般从中午12点开始,一直延续到晚间10点。有音乐、化装、娱乐活动、烧烤食品及各种竞赛活动。由滑雪场主持的竞赛活动主要有三项:装扮名角色竞赛、比基尼滑雪竞赛、雪板滑水竞赛。庆祝活动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不过要吃东西还是得自己掏腰包的。

连续两年,我都去参加了滑雪场的狂欢活动。在雪场闲逛,有机会欣赏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打扮成不同的人物或动物形象。有的形象是家喻户晓的,一看就心领神会;有的形象则是自己不知道的,站一边听别人谈论了才知道。

从下面的照片,你可以看到我们这里今年雪场最后一天,大人和孩子们的有趣打扮。

图1:3月14日(2009)雪场最后一天,两个姑娘别出心裁打扮成骆驼,在雪场成了一道抢眼的风景线。
xuechang

Full story »

美国军人的风采

by  

在北美,说到各种节日的游行庆祝活动,人们总不会忘记一支活跃且引人注目的队伍,这就是军人。

这几年,虽然由于伊拉克战场的硝烟和鲜血,年轻现役军人也超常地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相比之下,这支队伍中的老兵,总是一如继往更有吸引力。你瞧,这些老兵大多须发花白,神情泰然,制服挺括,步伐矫健,雄赳赳地走来,引得沿街两侧的观众频频发出惊叹。

在今年克城的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游行队伍中,军人的队伍还是那么有特色。一排排年轻的军人走过,精神抖擞,让人心情为之振奋。一个个老兵走来,穿着不同时期美国军人的制服,更让人眼界大开。

你若仔细看下面这组照片,在领略美国军人昔日和今日风采的同时,也会发现他们衣着及配件上有趣的异同。

1. 不同时期的军服。
army

Full story »

绿色的故事

by  

今天下雨了。清脆的雨声敲响雨伞、地面和窗户。伴着雨声,人们饶有兴致地谈论着昨天的好天气,谈论着悦目的爱尔兰绿,还有那声势浩大的节日游行。

根据气象历史的统计资料,伊利湖畔的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像昨天那样阳光明媚,气温高达华氏65度以上的好天气并不常见,精确地说,这100年来只遇到过5次,昨天是第6次,难怪人们那么开心。

昨天,在克城举行的是第142届庆祝St.Patrick's Day游行。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呢?有的统计数据说是在425,000人到475,000人之间,警方估计在400,000人左右。据历史资料表明,2006年参加庆祝活动的约有375,000人,而昨天的热闹程度明显是超过了2006年。事实上,伊利湖畔的圣帕特立克节游行不仅在克城是传统节目,其历史的悠久、气氛的热烈和声势的浩大,在北美也是屈指可数的。

翻开今天当地的报纸,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只见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幅大大的、报道昨天庆祝活动的照片,这有趣的一老一少昨天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不仅看到了记者采访她们,为她们拍照的全过程,而且看到另一个有趣的场面。这场面是这样的:游行队伍来了。游行队伍中走着一位风度翩翩的高个子老人,突然,他被路边看游行的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吸引了。他忍不住走出了队列,朝这个穿着粉红色外套的小姑娘走过来。他站在小姑娘面前慈爱地笑着,从口袋里掏出1美元钱放进了小姑娘的手中。小姑娘高兴地朝她的奶奶(或者外婆)叫着。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笑了。

多么悦目的爱尔兰绿呀!多么温馨春天的故事!
 
1. 她上了今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army

* 图片来源:cleveland.com

Full story »

早春,爱尔兰的绿(Irish green)

by  

今天是绿色的。3月17日,爱尔兰人传统的节日--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是绿色的。

天气真好,最高气温华氏67度。暖烘烘的太阳照在身上,好像无数温暖的手按摩着肌肤,舒服极了!路边,草地泛出新绿,时而看见几家庭院前淡紫色的花拱出了地面,微微张开唇笑着。路上,遇到不少人外套搭在手腕上,只穿着短袖暇意得很。阳光很灿烂,人们的笑脸也很灿烂。

迎面走来几个准备去喝绿啤酒的同事,我知道他们中只有两个是爱尔兰人,其他几个都是爱热闹的主。“好好喝呀,也替我喝一杯幸运酒吧!”我朝他们挥挥手,心头顿时流过一股暖流,笑了起来。

同事间,好些日子没有听到开心的笑声了。自从二月中旬公司开始裁员以来,同事间的关系突然变得敏感而微妙。没有人说笑了,没有人打闹了。人们小心翼翼地开始谈论裁员的话题,又闪烁其词不愿把话说明白。星期五原本是大家最期盼、最放松的日子,现在却是大家最不喜欢、最紧张的日子,因为老板好像把星期五定为裁员日,谁是倒霉蛋,谁的星期五就成了黑色的了。公司的裁员风潮还没有平息,每星期一浪,一浪一浪地涌起落下,大家的神经也就绷得紧紧的,心也被吊得七上八下。

几天前,我刚刚哭了一场。不知为什么,当那几个被裁员的同事过来和我告别时,我突然很难过;与他们一个个拥抱握别,想起了他们平时对我的好处,忍不住就泪流满面,闹得有些人以为我也被裁了。

今天的阳光真好,阳光让大家的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

今天是爱尔兰人的节日,也是渴望春天的人们的节日。

阳光下,迎接春天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带来了新绿,新绿慢慢扩大,在街头蔓延开来。这新绿带着快乐的芬芳,在人潮中流淌;这新绿带着热情涌动着,涌起了人们心中希望的春潮。

绿色带来了春天,绿色把希望的春天梳理得俊俏美丽。

1.绿色商机
army

Full story »

滑雪日记(三)

by  

2009年1月18日(星期日)

每次去滑雪,在滑雪场上总有一群人吸引我的目光。只见他们穿着一样的服装,上着铁锈红的滑雪衣,衣领后下方有一块梯形的草绿,肩袖是黑色的;下着黑色的滑雪裤,胸前佩有姓名卡。他们的滑雪技术都很娴熟,时而在山顶,时而在山下,时而在山坡上;更多时候是忙碌在滑雪的残障人身边。他们是谁呢?原来他们是滑雪场上的一群志愿者。

我细细观察过他们,只见他们中不乏俊男倩女,中青年占多数,但也有60多岁的老人。在滑雪场上,他们很少单枪匹马活动,大都是结伴而行。从帮助推轮椅,到陪着残障人乘缆车上山;从帮助检查残障人的滑雪设备,到护卫在滑雪的残障人左右;从扶起摔倒在雪地上的人,到陪残障人在雪上冲刺;从为孩子拍张照片,到为残障孩子掌控滑雪车;毫无喧哗之声,只是轻捷灵巧地滑行在白雪上,不辞辛苦地向人们伸出援助的手,为人们送去急需的关照。

每当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底总会涌动一股股暖流。我知道这些志愿者都是极普通的人,他们一脱下这身铁锈红的滑雪衣走出雪场,就淹没在人群里,谁也认不出他们来了。如果他们自己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他们来滑雪场帮助过别人。可这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急需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如果他们的付出让一个忧郁的孩子露出了快乐的笑容,让一个失去行走能力的人享受到在雪上飞的快感,让一个频频摔跤的失意者鼓起重新尝试的信心和勇气,让雪场上的许多人感受到人的善良和友爱,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我知道其实不仅仅是在滑雪场上,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和平台上都有这样的志愿者。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因此美丽而更让人留恋。

图1: 这是残障人用的诸种滑雪设备中常见的一种。
huaxue

Full story »

滑雪日记(二)

by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错过两个周末没有去滑雪,第一个周末缘于出门在外,第二个周末缘于家长贵体欠安。昨天,刚下过大雪,朋友G和Z也度假回来了;今天雪好人齐,自然不该错过。车库外,车道上的雪很深,不清扫车就出不去,好在家里有台大的铲雪机,家长士气也正高,半个多小时车道就清出来了。说了去接G和Z,出门前挂电话过去,得喜讯:他们家的旧铲雪机已光荣退役,此时,新铲雪机正在轰鸣声中立着战功。

坐车去雪场的路上,心算一道应用题,如果滑雪票价上涨20%,来滑雪的次数下滑30%,那么损失率会是多少呢?答案还未出来,雪场已经在视线中了。哇,真热闹!顾不上损失率了,赶快排队领入场券去。

乘缆车上山,在高处看雪场的多条雪道,一片壮观。顺着绿道望去,视线落在牵引索道上,只见上坡的人流整齐地排列着,人人一手握杖,一手扶绳,轻捷地向上滑动着。。。滑动着。。。我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牵引索道上坡连连跌跤的狼狈相,不禁哑然失笑。

今天雪场上的雪真好!我轻轻抬臀从缆车上下来,雪杖一点很自如就拐过弯来了。记得两年前初学时,刚学会拿雪杖就被家长拱着上了蓝道。乘缆车上山恐高,只要同座的扭扭身子,碰碰滑板,我抱着雪杖的手就发抖,全身肌肉也下意识地蹦紧了。下缆车时更紧张,往往顾了抬臀就忘了脚下,摔得屁股落地滑板飞出是常有的事。现在好了,滑板一着地就能感觉出雪的好坏,及时调整双脚的力度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怎么摔跤了。可不是吗,“万事开头难”呀!只要走出了那个“难”的阶段,渐入佳境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此自勉并共勉。

因为雪好,今天雪场上年轻父母陪孩子来滑雪的也比往日多。看着那些年轻的父母为了帮助初学的孩子掌握要领,真是动了脑筋,或扶着滑、或牵着滑、或带着滑,我很感动,也很惋惜自己不会有这种机会了。孩子们身着五颜六色的滑雪衣在洁白的雪地上滑着、转着、飞着,笑着、叫着,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天太冷,来雪场前照相机在户外用了很长时间,电池的电力也弱了。眼前虽然没有胶片不够的烦恼,却也体会到电力资源的宝贵。急中生智,聚焦下一代,因为希望和未来一定是美的。

快要离去时,突然听见有雁声,一抬头是幅诗意的画面。

图1: 今天滑雪场很热闹呀!
huaxue

Full story »

滑雪日记(一)

by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滑雪场上个星期六就开张了,原来安排第二天星期日可以从容地在滑雪场好好来一个开门红,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那天竟下起雨来,把我的好计划泡了汤。今天又是星期六了,虽然很冷(气温在摄氏零下10度左右),但想到上个星期的损失还很心疼(我买的季票每星期只能滑一次),就顶着严寒上了滑雪场。

可能是因为天冷的缘故,今天滑雪场很清静,环看四周,在身边滑来滑去的大多是孩子,青少年居多。一些男孩儿穿得很单薄,长袖单衣外罩一件短袖T恤,真不知这些孩子的热量是从哪儿来的!我穿了毛衣外面又套了厚厚的滑雪衣,坐着缆车上山,那冷风吹得脸生痛,十个手指尖都冻痛了,真奇怪那厚厚的手套怎么一点儿也不管用呢?屁股下缆车的新座椅也顾不上欣赏了,只盼着快一点儿下缆车。刚上山时打算今天滑十二趟收场,坐了两趟缆车就打了退堂鼓,当即决定最多十趟就下阵吧。

今天雪场的雪多数还是造雪机造的,所以几条黑道还没有完全开放。我们玩的蓝道有好些地方表层积雪压得不够紧,但因为人少,滑起来感觉还不错。尤其是雪场顶上的松树被人造雪装扮得晶莹透亮,美不胜收。

下面几个镜头是今天从滑雪场上拍摄的。

图1: 今天滑雪场很清静呀!
huaxue

Full story »

节日的甜饼干

by  

从万圣节孩子们去要糖果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旦,在北美,糖果、巧克力和甜饼干都是商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尽力促销的商品。如果说没有糖果就无法过万圣节,那么少了巧克力和甜饼干也就没法过圣诞节了。

过完感恩节进入十二月,家家户户烤箱里烤火鸡的余香还未散尽,许多家庭主妇就准备动手烤各种各样的甜饼干(cookie)了。尤其是学校放寒假后,被寒风和雪花困在室内的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各种形状的饼模做甜饼干,然后,迫不急待地等着甜饼干从烤箱里慢慢地飘出香味儿,那香味儿弥漫了整个屋子,诱得人直咽口水。因为自家烤的小甜饼干(home made)通常最受欢迎,因此,很多教会在圣诞节前会请教友为教会自制小甜饼干,并组织一些志愿者去卖这些小甜饼干,为教会筹集活动经费。节日期间,这样的义卖活动,通常成果都很可观。

既然节日里小甜饼干是这样受欢迎,商家们怎能不磨拳擦掌,使尽全身的解数大干一场呢?这几天,在克里夫兰市中心一个热闹的购物大厦里,当地的商家们推出一个展区,用糖果、巧克力和甜饼干搭建各种具有节日装饰的大厦楼房和风光景物。购物的闲逛的人们伴着熟悉而美妙的圣诞乐曲,漫步在节日缤纷的彩灯里,从一个展台走到另一个展台,无不为糖果、巧克力和甜饼干所吸引;无不为那一个个糕点师傅的匠心和巧手所折服。

下面几幅照片就是从展览台上摄取的几个镜头。这些由神奇的糖果、巧克力和甜饼干建筑起来的建筑物,会把怎样奇妙的节日祝福带给大家呢?

“Home,sweet home!”(家,甜美的家!)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困境里,让我们一起祝福吧!祝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而甜美的家。

图1:
jieri

Full story »

小景自有宜人处(四)

by  

在“小景自有宜人处(三)”中我介绍了白兰地瀑布的岩石层,现在我要介绍的是这里曾经有过的村庄。

据有关资料介绍,十九世纪初,围绕着白兰地瀑布曾住着一些人家,人来人往一片繁忙。1814年,一个叫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的人利用瀑布的水动力,在这里建起了第一家工作坊--锯木厂。随后,在短短的十年里,白兰地瀑布又增建了磨坊、毛纺厂,生产威士忌的酒厂和十几座房子。 1825年,华莱士将其财产移交给他的孩子们。儿子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创办了华莱士兄弟公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边,公司的商务一直运作得很好,蓬勃兴隆了大约30年, 这应该就是白兰地村庄最繁华的时期。慢慢地,随着俄亥俄伊利运河航道的开发,白兰地村庄手工作坊的产品受到了外来货物的冲击,繁华渐渐衰退。尤其是是后来铁路的发展,对白兰地村庄的经济更是致命的打击。火车把大量的外来货物快捷而方便地运送到了克利夫兰市和阿克伦市,同时也把许许多多像白兰地瀑布这样的村庄远远地抛在了铁道两边的废墟上。今天,游人们看到的白兰地瀑布旅馆,就是一个多世纪前白兰地村庄保留下来唯一的房屋,它是詹姆斯.华莱士在1848年建造的。听说,现在这个家庭风格的旅馆还很受欢迎,事先预订还不一定能如愿住上。

白兰地村庄衰落后,1920年,一个叫威利斯.海尔(Willis Hale)的人在昔日磨坊的废墟上建起了冠军电力公司,主要生产各种餐厅用具。1937年,厂房被闪电意外摧毁。今天,游人们走过那里,只能依稀看见一些断壁残垣,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有过的繁荣。

Full story »

小景自有宜人处(三)

by  

在“小景自有宜人处(二)”中,我介绍了白兰地瀑布美丽的长廊,还说它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主要是靠长廊边上的岩石层来展示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岩石层吧!

走完穿行在林间平坦的长廊,步下高高的台阶,继续沿着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长廊前行,不知不觉游人已经挂在山崖的侧壁上了。此时,游人的左侧是深深的凌空的山涧,右侧就是历史悠久的万年岩层。这些岩层色彩丰富,形态有趣,若是驻足细看,还是很有看头。

据资料介绍,白兰地瀑布的岩石层有60英尺厚,主要由黄棕色贝雷亚砂岩(Berea sandstone)和深红色的贝德福德页岩(Bedford shale)组成。这些由数不清的砂岩和页岩层层交叠而成的岩石层,是亿万年来自然山水和岁月沧桑交融的积淀。据说最底层的岩层大约是在3--4亿年前形成的。

站在长廊上,面对这厚厚的岩石层,想着远古年代的故事,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古海洋沉积物是如何年复一年地留下了压缩补充层?旧的沉积物会怎样被新的沉积物覆盖?一年又一年,新旧沉积物压得紧紧的,往日的沉淀物慢慢演化成了岩层,这层层叠叠的岩石中会蕴藏多少往事呢?

Full story »

1 2 3 4 ...5 ...6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