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萝卜糕

by  

以前,去中国超市买过几回萝卜糕,4美元只买回巴掌大的一块,吃得不爽。一次过节,又买了一块,不料开包后才发现糕已经变味,只好忍痛丢弃,很是扫兴。由此,也就生出自己做糕的念头。可巧,不久前的一天,在网上看到网友海草介绍做萝卜糕的一个帖子,如获至宝,赶快收藏了起来。

海草的萝卜糕配方如下:

粘米粉和萝卜的比例是1:4(即:一斤粘米粉,四斤萝卜)。

1.萝卜削皮、用萝卜刨刨成丝,挤出水份,并倒入粘米粉与萝卜汁混合成糊。
2.腊肉少许,腊肠1条、冬菇5、6只,虾米一小撮,花生三两,把这些配料全部切成粒粒。
3.开火放油将腊肉腊肠爆香,盛起待用。
4.拍块姜呛锅后,下萝卜丝翻炒,加盐,胡椒粉少许,倒入腊肉腊肠(把姜取出)。
5.倒入粘米糊充分搅拌。
6.把混合物倒入用油抹过的碟里用中火蒸半个小时就可以啦!

研读以上配方后,我根据自己的口味对此配方做了如下修改(你亦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做些改动)。

修改1:粘米粉和萝卜的比例是1:3(即:一斤粘米粉,3斤萝卜)。

修改2:不用腊肉、腊肠,改用新鲜五花肉,或者火腿肉(ham),这个改动主要是因为尽量不吃腊制品。

修改3:配料中加入金针菜(即黄花菜),改进口感,增加香味。

修改4:花生先炒熟再用,注意不要用油炸的花生,若用盐水煮的花生也很好。

修改5:用芭蕉叶或者粽叶垫底蒸糕,芭蕉叶中国超市冰冻柜里有,买回来后存在冰箱中,用时取出,比用粽叶还方便。我买了一包用好几次还没用完。

修改6:蒸糕的时间要根据糕的大小和厚薄来决定,我的经验是用3斤萝卜做的糕,上笼蒸的时间至少要1小时左右。当然,也可用筷子插入糕中,拔出筷子来检查筷子上是否粘有生米浆。

具体步骤请看以下图示。

图1:做糕需要的原料:粘米粉、萝卜、火腿肉(或新鲜五花肉)、香菇、金针菜、虾仁、花生、小葱。
meishi

Full story »

认真吃好每一餐(新栏目开篇)

by  

我这个人可能有点儿老旧,比较适合生活在祖父母的年代。那时,家庭作坊流行,想吃什么就需要自己动手做,不象现在这么方便,进超市就行了。看超市的食品架上,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从速冻食品到温热熟食,从微波炉食品到开包即食的食品,从未加工的新鲜食品到加工过的半成品、乃至于成品,顾客可以各取所需,真是太好了。这样,人们可以大大缩短做饭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学习,来娱乐休闲等等。尤其是妇女姐妹们,下班后不必总是围着锅台转,腾出时间去健身、美容、逛店、交友。不过就我自己来说,我还是尽量不买加工好的食品,只要时间和条件许可,总是尽可能自己多动手,不吃现成的。

说到原因大概与自己一直很看重生活的质量不无关系。虽然我每天的工作也非常忙,还有很多的家务要打点,但对一日三餐总是认真对待的。记得妈妈来北美探亲时,午餐大多是她一个人在家吃,她总是马马虎虎就对付过去了,还老说:“我一个人不用那么费事,等晚餐你们都在家再弄得认真一点儿。”为此,我少不了开导她:“吃饭不比别的,马虎一餐就过了一餐,少吃一餐,就少了一餐,千万不要等待。我们说认认真真地生活,实际上就是要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最实际、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认认真真吃好每一餐。要转变观念,吃饭不是生存的必须,而是享受生活的过程。您现在退休了,不必为生计忙碌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认认真真花时间吃好每一餐饭呢?”听了我的话,妈妈觉得有道理,认真了几天。可过一阵子,她又马虎起来了,还说:“真的,其实我吃饭就只是为了不得不吃呀!”于是,我只好苦口婆心再讲一些道理来进一步论证吃好每一餐的重要性。

其实我知道,如同我妈妈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在少数。他们甚至觉得在一日三餐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简直就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还年轻,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拼搏事业,无暇讲究一日三餐,也还情有可原,只好将就一些,好在身强力壮,来日方长。如果你已经步入中年,在打拼事业的同时,千万要费些时间和精力来重视一日三餐。合理健康的饮食,会延缓衰老,保证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延长工作年限。如果你是退休的老年人,那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花费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和精力。请把坐在麻将桌旁的时间分出一些来,细心准备好每一餐饭,慢慢品味每一餐饭,好好享用每一餐饭,这是在享受生活,也是在珍惜自己的生命。

Full story »

遥祭父亲一(2009)

by  

爸爸,今天是您的祭日,我在大洋的另一边,知道家里的亲人们会聚在一起祭奠您。十几天后的清明节,大家还会去看望您。隔着千山万水,我不能到你的跟前说说话,不能为你的住处扫扫尘,也不能亲手焚化一张您也许急需的零花钱。怎样才能穿越这无数阻隔在我们之间的山山水水,为我亲爱的爸爸送上女儿的一份惦记、一份思念、一份祝福和一份爱呢?

我知道:虽然我不在家,每年的这一天,家里的亲人们祭奠您时都会替我尽上一份心意。两个侄女也会替我为您读那些遥寄回去的信。我真是感激大家!我想:爸爸,有这么多亲人惦念您,爱您,您一定会觉得温暖和欣慰的。

可我还是有一个心愿:希望在这一天——您的祭日,能亲手为爸爸做些什么。

爸爸,今天在大洋的另一边,我在伊利湖畔的家中祭奠您。山也许太高,路也许太远,可当我在早春的窗前忙碌,把这张供桌设在落地窗前那洒满阳光的花架前,我希望爸爸的魂灵能穿越时空,沐浴着早春的新绿来到女儿的身边,坐在女儿为您设好的桌椅旁,身心舒坦地享用女儿亲手为您做的这一桌菜肴。

爸爸,我记得您晚年不怎么吃鸡肉,那么,就让我们为您做一些健康的家常菜吧。馒头是外子做的。红葡萄酒也是他为您斟的。请爸爸尝尝红白两色萝卜糕吧,红萝卜糕是我最近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品种,特别好吃;白萝卜糕则是我从网上借鉴他人的配方改良出来的,味道也不错。五谷米饭营养搭配合理,饺子包的是冬笋、香菇肉馅,捏饺子时我用的是爸爸教我的传统指法,希望爸爸吃着饺子会觉得更熟悉而亲切。另外,我还为您做了酱味三文鱼、绣球虾、素三丝、北极贝、香芋焖肉。

选了四种爸爸以前不常吃的水果:草莓、黑莓、甜柚、猕猴桃,健康营养,希望爸爸会喜欢。

我点燃三炷香,点亮一树蜡烛,插好满瓶鲜花。

我想,有清烟缭绕,烛光引路,花香传信,有我的这份孝心,爸爸一定会穿越山山水水来呼应女儿的心声。

图1:插一束花献给爸爸。
jinianri

Full story »

美国军人的风采

by  

在北美,说到各种节日的游行庆祝活动,人们总不会忘记一支活跃且引人注目的队伍,这就是军人。

这几年,虽然由于伊拉克战场的硝烟和鲜血,年轻现役军人也超常地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相比之下,这支队伍中的老兵,总是一如继往更有吸引力。你瞧,这些老兵大多须发花白,神情泰然,制服挺括,步伐矫健,雄赳赳地走来,引得沿街两侧的观众频频发出惊叹。

在今年克城的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游行队伍中,军人的队伍还是那么有特色。一排排年轻的军人走过,精神抖擞,让人心情为之振奋。一个个老兵走来,穿着不同时期美国军人的制服,更让人眼界大开。

你若仔细看下面这组照片,在领略美国军人昔日和今日风采的同时,也会发现他们衣着及配件上有趣的异同。

1. 不同时期的军服。
army

Full story »

绿色的故事

by  

今天下雨了。清脆的雨声敲响雨伞、地面和窗户。伴着雨声,人们饶有兴致地谈论着昨天的好天气,谈论着悦目的爱尔兰绿,还有那声势浩大的节日游行。

根据气象历史的统计资料,伊利湖畔的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像昨天那样阳光明媚,气温高达华氏65度以上的好天气并不常见,精确地说,这100年来只遇到过5次,昨天是第6次,难怪人们那么开心。

昨天,在克城举行的是第142届庆祝St.Patrick's Day游行。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呢?有的统计数据说是在425,000人到475,000人之间,警方估计在400,000人左右。据历史资料表明,2006年参加庆祝活动的约有375,000人,而昨天的热闹程度明显是超过了2006年。事实上,伊利湖畔的圣帕特立克节游行不仅在克城是传统节目,其历史的悠久、气氛的热烈和声势的浩大,在北美也是屈指可数的。

翻开今天当地的报纸,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只见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幅大大的、报道昨天庆祝活动的照片,这有趣的一老一少昨天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不仅看到了记者采访她们,为她们拍照的全过程,而且看到另一个有趣的场面。这场面是这样的:游行队伍来了。游行队伍中走着一位风度翩翩的高个子老人,突然,他被路边看游行的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吸引了。他忍不住走出了队列,朝这个穿着粉红色外套的小姑娘走过来。他站在小姑娘面前慈爱地笑着,从口袋里掏出1美元钱放进了小姑娘的手中。小姑娘高兴地朝她的奶奶(或者外婆)叫着。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笑了。

多么悦目的爱尔兰绿呀!多么温馨春天的故事!
 
1. 她上了今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army

* 图片来源:cleveland.com

Full story »

早春,爱尔兰的绿(Irish green)

by  

今天是绿色的。3月17日,爱尔兰人传统的节日--圣帕特立克节(St.Patrick's Day)是绿色的。

天气真好,最高气温华氏67度。暖烘烘的太阳照在身上,好像无数温暖的手按摩着肌肤,舒服极了!路边,草地泛出新绿,时而看见几家庭院前淡紫色的花拱出了地面,微微张开唇笑着。路上,遇到不少人外套搭在手腕上,只穿着短袖暇意得很。阳光很灿烂,人们的笑脸也很灿烂。

迎面走来几个准备去喝绿啤酒的同事,我知道他们中只有两个是爱尔兰人,其他几个都是爱热闹的主。“好好喝呀,也替我喝一杯幸运酒吧!”我朝他们挥挥手,心头顿时流过一股暖流,笑了起来。

同事间,好些日子没有听到开心的笑声了。自从二月中旬公司开始裁员以来,同事间的关系突然变得敏感而微妙。没有人说笑了,没有人打闹了。人们小心翼翼地开始谈论裁员的话题,又闪烁其词不愿把话说明白。星期五原本是大家最期盼、最放松的日子,现在却是大家最不喜欢、最紧张的日子,因为老板好像把星期五定为裁员日,谁是倒霉蛋,谁的星期五就成了黑色的了。公司的裁员风潮还没有平息,每星期一浪,一浪一浪地涌起落下,大家的神经也就绷得紧紧的,心也被吊得七上八下。

几天前,我刚刚哭了一场。不知为什么,当那几个被裁员的同事过来和我告别时,我突然很难过;与他们一个个拥抱握别,想起了他们平时对我的好处,忍不住就泪流满面,闹得有些人以为我也被裁了。

今天的阳光真好,阳光让大家的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

今天是爱尔兰人的节日,也是渴望春天的人们的节日。

阳光下,迎接春天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带来了新绿,新绿慢慢扩大,在街头蔓延开来。这新绿带着快乐的芬芳,在人潮中流淌;这新绿带着热情涌动着,涌起了人们心中希望的春潮。

绿色带来了春天,绿色把希望的春天梳理得俊俏美丽。

1.绿色商机
army

Full story »

开博周年有感

by  

今天是3月15日,真快,我的博客《行旅日誌》开通一年了。

一年前的今天,18点44分,当我坐在电脑前输入第一篇日志时,真的不知道我的《行旅日誌》会不会半途而废?

虽然那一天,我想:“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常常抬头看看前方的路,找找路标,找找前人留下的足迹是必要的;常常回头看看身后的路,观察脚印,思索自己应该前进的方向也是必要的。”

虽然那一天,我说:“背着行囊我上路了。沿途,我会打开心扉,放眼四周,用我的镜头和键盘来拍摄、来纪录旅程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其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我真的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半途而废?!

今天,当我又坐在电脑前输入这一篇日志时,盘点这一年的收获,共有日志118篇,有点儿意外,也颇感欣慰。毕竟,这一年《行旅日誌》没有中断,毕竟,这一年自己没有半途而废。

回想自己开博的初衷,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想让空巢的心有所寄托。开博一年,觉得自己是收获的多于期待的。动手写,敦促我更勤于阅读、勤于观察、勤于记录、勤于思考,动手写,敦促我更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乐于沟通、乐于分享。视野因此拓展;思维因此活跃;胸襟因此开阔;心态因此年轻。

下面是三张时钟的照片,头两张是2008年生日那天,我看艺术展时在展厅里拍的,最后一张是同一天在展厅外拍的。今天,我把这三张照片送给自己。我想无论是精美的还是简朴的时钟,都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我会以此自勉。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所有光临我的博客,来翻翻《行旅日誌》的相识的和不相识的朋友。也感谢站长的大力支持!

图1:时钟
jinianri

Full story »

雨天求职招聘会

by  

下班后打开邮箱,当地报纸上的头版消息吸引了我——

昨天,我们这儿是雨天,然而,对当地116,300没有工作的人来说,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当地的一家旅馆有一个求职招聘会,会上1,000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职位要聘人。从办公室的清洁工、卡车司机、超市职员、律师事务所文秘,到社区大学副系主任。主办方预计会有5,000人来应聘(以往会来2,500人左右),不料来了7,500人。


请看招聘会的一些场景——


场景1:清晨5点30分,最早一批来应聘的人已经在旅馆外排队了,不到20 分钟,队列里站了100多人。


场景2:旅馆的停车场爆满,左邻右舍餐馆的停车场也爆满了。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来,车子沿着路边一直停到了2英里外。


场景3:迟到的求职男女,终于在2英里外找到停车位。衣履光鲜的他们,下车后撑开雨伞步行在雨中,步伐慢的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场景4:为了保证招聘会场内的安全和秩序,门口的保安警察每批放行500人进场。看那边两位女子终于可以进去了,进门前她们欢呼:“呼拉!上帝呀,我们终于进来了。”

Full story »

“三八”节这一天想起你

by  

在书店拿起那本有关你的书,翻一翻又放下了,下一次去,不知为什么还会拿起来,如此好几次了,那本书还在书店的架子上,未曾添加到我书屋的收藏里。

74年前的今天,1935年3月8日,未满25周岁的你突然离去,悄悄地。。。就像你在29部中国无声电影里的表演一样。“默片皇后”是人们对你在影坛上非凡成就的赞誉。正因为你,中国默片的寿命延长了四五年。你在镜头前、影幕上不说一句话,而你在吞服下那两瓶安眠药之前,留下了“人言可畏,男人可恶”的遗言。

你走了,默片女王阮玲玉走了。多少人为你哭泣、为你惋惜!多少人为你悲叹、为你不平!许多人赶来为了给你献上一朵花,为了最后一次目睹你的芳容。

你静静地躺在花丛中,芳容依然美丽动人。面对你,我不知是喜是悲。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恨那三个,给过你迷人的浪漫和痴情、给过你许多的温情和爱意,也带给你可怕的噩梦和无尽伤痛,最后把你推向绝望的男人。

也许我该象世人一样悲愤他们的负心、残忍和无情,指责他们的贪婪、无赖和可耻。
也许我该象世人一样痛恨他们的虚伪、自私和软弱,痛斥他们的可恶、卑劣和凶狠。

可是很奇怪,对张达明、唐季珊和蔡楚生这三个可恨的男人,我却无法义愤填膺。

25岁是那么年轻,如花的年华香消玉殒,谁说这不是悲剧?
29部电影那么灿烂,事业的辉煌悄然而止,谁说这不令人惋惜?

是谁酿成了这种悲剧?又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惋惜?我望着花丛中你的芳容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突然想起昨天一位朋友从网上发过来的信息,说的是“在现代社会做个女人,真好”,因为不管漂亮不漂亮、有没有才气,也不管高矮胖瘦、脾气好坏,老的少的、会挣钱的不会挣钱的,独身的结婚的、会生育的不会生育的,都有好词来赞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女人哪个不是自信心大增,英姿才气大发,个个出落得妩媚靓丽,活得潇洒自如。

Full story »

2007岁末致友人

by  


zhiyouren
亲爱的朋友:

您好!

去年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外出旅游,从东到西,饱览了自然山水的神奇和风物人情的神韵;与去年大不相同,今年元旦刚过,我们的房子开始发出了一系列亟需关注和修理的信号。先是车库的门一夜之间不工作了;接着是浴室的墙壁出现了缝隙;再看我们后院的木凉台,因为多年没有重刷新漆,好些木头损伤严重。于是,年初我们就下了决心,今年将老老实实留守在家整治房子。先解燃眉之急,雇人换了车库的门;接着自己动手油漆凉台、修理浴室、粉刷天花板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生活中似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事情是会发生连锁反应的。就在房子需要关注时,我们那两辆略有些年头的车子也相继出了故障,多次送往车行维修。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并不太老的冰箱也在准备过春节的那个周末,突然就不制冷了。匆匆忙忙打电话请人来修理,修理工的英语很不流畅,闲聊之后,才知道是个俄国移民,有趣的是,他的女儿和咱家女儿高中是同学。不知怎么就说起了中国的绿茶,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我赶快泡了一杯招待他。他喝着茶尽心尽力对付那冰箱,还真修好了,现在还一直工作着。车子修烦了,终于先后换了两辆新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有道理。以往,我们也耳闻目染了不少朋友自己动手做这修那,成果斐然,只是羡慕而自叹不能。今年我们自己动手维修房子,还真找到了一些乐趣。此外,品山还开始学做木工活。起因是天转冷后,有些春夏在户外栽培的花木需要移入室内过冬,为了有效地利用家里阳光最好的一小块空间,我们自己设计并动手做了一个三层条板结构的花架,放在落地窗前,前后参差高低错落有致地摆上了二十多盆大小植物。下班回家,坐在这花架旁吃饭、阅读、聊天、听音乐,观察着这些有灵性有色彩的生命的变化和生长,真是别有情趣。第一个花架完工后,我们信心大增,趁热打铁又做了两个不同式样的架子,摆放电脑配件和工具方便好用。

品山小有成就,咱也不能落后。五月,我很幸运为主卧室找到一套合心意的黑木家具,并亲自选料缝制了一套黑白相间线条流畅的窗帘、枕套、靠枕,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愿。也是在五月,为了祝贺侄女的新婚,我将自己多年来为结婚纪念日写的感悟文章集结成册,作为礼物赠送给这对年轻的伴侣。其实、在这二十四年相依为伴的人生旅程中,我们感悟最深的是:家不必奢华,但应该永远温馨。

Full story »

1 ... 34 35 36 ...37 ... 39 ...41 ...42 43 44 ... 51